資訊詳情
砼外加劑摻量和摻加工藝的影響
發布時間:
2023-02-28 14:55
砼外加劑的最佳摻量外加劑的摻量應按推薦摻量、使用要求、施工條件、原材料等因素通過試驗進行確定。使用要求是指工程的使用要求,如早強還是緩凝,節約水泥還是改善性能等。施工條件是指現場工地條件,如當時的氣溫,保溫養護措施,地上施工還是地下施工,以及工地的管理操作水平。混凝土原材料的變化較大,原材料的改變對外加劑的影響效果也不一樣。以上條件的變化都將影響外加劑的使用效果,因此,工程確定使用外加劑品種后,應通過試驗確定最佳摻量。對某一種水泥、某一配比的混凝土而言,任何砼外加劑都存在一最佳摻量,即在最佳摻量時,砼外加劑的性能會出現拐點。
外加劑的摻量是獲得最好的技術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,其最佳摻量是根據試驗、混凝土配合比來確定。各種減水劑的最適宜摻量不盡相同。萘系減水劑大約為水泥質量的0.5%-1.5%,此時強度增加為10%-25%。在砼外加劑大摻量或低摻量(相對最佳摻量而言)往往會出現截然不同,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如“坍落度”損失的快慢、泌水大小、緩凝與促凝等。不同的外加劑有各自不同的適宜摻量范圍,小于或大于該范圍均不能發揮其本質作用。超摻量會使凝結時間延長,減水率和強度增長幅度不大,尤其是木鈣,超摻量會使混凝土長期不凝結。高效減水劑超摻量會引起泌水嚴重,和易性不好,技術經濟均不合理。使用高效減水劑由于減水率較大,一般都能達到12%~20%,所以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適宜的摻量,以避免因摻量過多引起強度下降,流動性過大,影響工程質量。因此施工單位在使用外加劑前,應按工程實際情況,驗證確定外加劑的最佳摻量。
砼外加劑摻加工藝(先摻法和后摻法)改變砼外加劑 的摻加工藝,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和從事混凝土工程人員的調查,后摻法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優于先摻法的混凝土,而達到同樣的效果。后摻法的摻量往往更小,這與砼外加劑 和水泥顆粒的吸附和分散有關。所以在工程實際中要根據試驗決定采用先摻法還是后摻法。通過試驗和工程實際應用表明:采用后摻法或滯水法、或少量多次摻加的工藝,這種方法的效果較好。
砼外加劑中所含不同的官能團如:-OH,-SO3,-COOH,-CH2等對水泥顆粒影響不同,外加劑的分子量,形狀不同都會影響外加劑的性能。砼外加劑 呈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還是呈陽離子表面活性劑。水泥中C3A,CAF,C3S等吸附分散效果不相同,也直接影響水泥中SQ42-的溶解度,從而導致砼外加劑 與水泥適應性的問題的。在泰安地區大多數外加劑都是β-萘硫磺酸甲醛高縮合物的鈉鹽,在施工中當外加劑與所用水泥的適應性不好,更換水泥又不可能時可以要求外加劑廠家調整外加劑的成分,以達到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良好。砼外加劑 中堿含量高,則對混凝土早期強度有利,但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快。有些外加劑引氣量過大,而且氣泡不均勻、不封閉。氣泡過大導致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快,而且使硬化混凝土抗凍、抗滲等耐久性下降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